偶然在網路上搜尋到了我愛媽祖的消息  特別來與大家分享一下^^

文章來源 http://www.ntl.gov.tw/Publish_List.asp?CatID=4317

影像開麥拉─老中青大聲說 就是愛媽祖
張加
照(圖)片提供者:張加

  過年不回北港沒關係,媽祖生日一定要回!」一如劇名《我愛媽祖》的直接坦然,片中受訪的眾生,不論男女老少,絲毫不掩飾對媽祖的深刻情感。

  5月15日下午,一群人坐在台北松山慈祐宮附設圖書館中,目不轉睛盯著螢幕上播放的紀錄片,注視、聆聽片中受訪者的一言一語,觀眾時而專注安靜,時而捧腹大笑,彷彿與受訪者感同身受,透過《我愛媽祖》產生了共鳴。

緣起:為什麼愛媽祖?

《我愛媽祖》紀錄片海報。  「為什麼他們那麼虔誠?為什麼每年參加遶境?為什麼願意成為義工服務他人?」導演黃彥慈決定尋找答案,解開她心中的疑惑。

  對黃彥慈而言,媽祖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與精神,但仍有許多人不了解。一名受訪的年輕人說,朋友知道他參與媽祖遶境,說他「俗」、「台」,他不懂, 為何信仰會被冠上如此負面的形容詞。曾有人看見黃彥慈戴媽祖遶境的紀念帽子,好奇問:「妳去參加?這種活動不是只有中輟生才參加嗎?」民眾對於傳統習俗、 民間信仰的偏見與誤解,讓她更加堅定拍攝《我愛媽祖》紀錄片的決心。

  就這樣,在去年2月舉行了簡單的開鏡儀式後,導演與攝影師,乘著一部車、帶著一台DV,踏上為期一年多的拍攝之旅。他們跨越東西南北,走訪超過 70間廟宇,採訪了信徒、進香客、義工、青年團、廟方代表、第一次接觸媽祖文化的外國旅客等,採集了大大小小的個人故事與經驗之談。

  從受訪者的言語之間,可以體會到媽祖不只是神明,而是在生命中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的「人」。有人說:媽祖是他傾訴心事的垃圾桶,有人說:媽祖是 他的救命恩人,還有人說:媽祖是媽媽、祖母、親人、朋友。他們不計酬勞回報的付出,不分老少為義工、交通隊、或是沿路奉茶。因為信仰的力量,讓他們樂觀進 取,最常說的話就是「幸好,媽祖有保佑!」

  黃彥慈說,感覺拍攝的一年多以來一直在上課,不但從民眾分享的故事中學習,更實地探索信仰帶給人民的快樂,了解先民留下的地方智慧。

  因為有媽祖,受訪者成功的在片中「演出」人與人、人與土地的關聯,同時呈現不同世代之間無形的傳承。

我們不做,子孫就沒有東西看!

  一句「我們不做,子孫就沒有東西看!」道出上一代肩負傳承之責,不但設立「白沙屯媽祖婆網站」提供歷年徒步進香的相關資訊,還發行許多結緣出版品,包括「媽祖南巡」、「白沙屯媽祖之薪火」DVD,為的就是留下珍貴紀錄,供後人學習與跟進。

  事實上,年輕人已經建立起自己的「媽祖社群」,好比片中提及的「大甲媽祖鎮瀾宮e世代青年會」就擁有許多青年成員,在Facebook、無名小站都可以找到他們的蹤跡。

  一名年輕人說自己是「被媽祖撿回來的」,因為認識媽祖,而找到人生道路的明燈。導演黃彥慈亦是,原本對媽祖文化不甚了解的她,在異鄉留學期間, 尋求心靈上的慰藉,媽祖就這麼走進了她的生活,成為她想念台灣的精神寄託。「信仰不只是信仰,可能是許多人內心的避風港,與對家鄉的印象,」黃彥慈說。

跟著媽祖去旅行

  《我愛媽祖》打破民眾對於只有中老年人和中輟生參與遶境的迷思,但事實上,媽祖的凝聚力,集合老中青三代參與。有些中老年人已經跟隨媽祖十餘 年,仍堅持不停歇;有些第一次加入的青少年,他們笑說是「跟著媽祖去旅行」。的確,參加進香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往哪走,因為主宰者是媽祖。

  一名受訪者感嘆地說:「讀越多書越不認識自己的土地,學校沒有教什麼是『台灣』,跟著媽祖才能認識台灣」。《我愛媽祖》就像探索頻道上介紹各地 風情的節目一般,隨著媽祖的腳步,用鏡頭帶領觀眾不斷觀察與探索,紀錄了媽祖文化、台灣各地信仰圈,以及群體信仰活動中的無私大愛。

導演黃彥慈分享拍片心得。(音象國提供)導演黃彥慈於台北首映會現場。(音象國提供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ma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